本報訊 記者卜建民 通訊員張敬玉報道 近年來,安徽省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和人均擁有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轉自安徽省住建廳網站)
安徽省城市道路為19028公里,市政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投資持續增長,一大批新建、改擴建城市道路、橋梁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形成以快速路、一級主干路為組成的城市主干路網,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日趨完善。同時,該省積極推廣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打通城市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2009年以來,池州、銅陵等8個城市相繼建成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投放公共自行車3.2萬輛,每天使用自行車數量達15萬人次左右,實現了自行車與城市公交無縫對接,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
“十二五”以來,安徽省各地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加快城市公共供水設施建設,新建一批自來水廠,并對老舊管網進行改造。3年來,完成46個水廠改造項目,改善供水90.4萬立方米/日,改造管網1989公里;新建水廠30個項目,新增供水能力156.7萬立方米/日。
早在2008年,安徽省就實現了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十二五”以來,在完善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同時,加快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和雨污分流改造。目前,全省有117座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平均運行負荷率達93.62%。
62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投入運行,總處理能力達到22986噸/日。其中,衛生填埋處理設施54座,占總處理能力的73.5%;焚燒處理設施8座,占總處理能力的26.5%。今年規劃建設的9座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也已全面啟動。
開展園林綠化提升行動,打造園林綠化精品示范工程。該省現有11個國家園林城市、8個省級園林城市、16個省級園林縣城,已建成綠道1230公里,城鎮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91095公頃,公園綠地面積25312公頃。
據統計,該省目前城市人均道路面積19.61平方米,用水普及率98.4%,污水集中處理率88.4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82%,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5.3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8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47平方米。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和人均擁有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據了解,安徽省在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堅持規劃先行,積極籌措建設資金。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積極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爭取中央專項資金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加大地方財政投入的同時,通過申請外資貸款、商業銀行貸款及BOT(建設—經營—轉讓)、TOT(轉讓—經營—轉讓 、DBO(設計—建造—運營)等方式籌措建設資金,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3年來,全省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800億元。該省將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納入省轄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和縣域分類考核,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每年對各地城市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進度進行督察。各級政府對特許經營和政府購買服務的企業進行安全監管和績效考核,在市政公用行業開展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提高服務質量和行業管理水平。